有機化學實驗室安全知識
瀏覽次數: 342 發布時間:2017-04-05 15:55:07 發布人:editor
(一)實驗室安全守則
1. 加料前,應檢查實驗裝置是否正確、穩妥與嚴密,常壓操作時,切勿造成密閉系統,否則可能會發生爆炸事故。
2. 使用易燃物質,應盡可能遠離熱源。對易爆炸固體的殘渣,必須小心銷毀(如用鹽酸或硝酸分解重金屬炔化物)。使用腐蝕性藥品如苯酚切勿接觸皮膚。
3. 實驗藥品均不得入口,有毒藥品如重鉻酸鉀、四氯化碳等,使用時不得接觸傷口,也不能隨便倒入下水道,以免污染環境。實驗完畢,必須認真洗手。
4. 裝配儀器時,若塞孔過緊,一定不要勉強塞入,以免將手戳傷。玻璃管插入塞孔時,要抹少量水(或甘油),操作時兩手要靠近,應旋轉插入而不要壓入,否則也會將手戳傷。
5. 使用電器設備時,不能用濕手去拿插頭。為了防止觸電,電器設備的金屬外殼應接地線。調壓器的輸入與輸出端一定不能接反,否則會燒壞設備甚至造成火災!實驗完畢,必須先切斷電源后,再拆接線。
6. 熟悉滅火器、砂箱以及急救藥箱的放置地點及其他使用方法。
7. 分光光度計的吸光值在0.2-0.7 范圍內準確度最高。
8. 高速離心機使用注意事項:各轉頭不能超過其額定轉速使用;離心管在外單獨平衡后,直接兩兩對稱地插入轉頭中,并擰緊轉頭蓋后再 開始離心;操作生物材料樣品時,轉頭的裝載、平衡、密封和打開必須在生物安全柜 內進行;離心完畢后,轉頭必須作消毒滅菌處理,清洗干凈后待用。
9. 做普通溶劑蒸餾時應注意的操作是:充分了解各餾份的沸點;仔細檢查裝置的密閉情況;要具有充分的冷卻效果(冷卻水的溫度和氣相溶劑有 10℃以上的溫差) 并盡量使蒸餾在通風柜里操作。
10. 普通塑料、有機玻璃制品的加熱溫度不能超過60℃;離心操作時,為防液體溢出,離心管中樣品裝量不能超過離心管體積的2/3;回流和加熱時,液體量不能超過燒瓶容量的2/3。
(二)實驗室事故的處理
1. 火災的處理。一旦發生著火事故,要保持鎮靜。首先拉下電閘并迅速移開附近的易燃物,熄滅附近的火源。少量有機溶劑著火,可用濕布,石棉布蓋熄,玻璃儀器內溶劑著火時,最好用大塊石棉布蓋熄,而不用砂土滅火。以防打碎儀器引起更大面積著火。切記不可用水滅水,若火勢較大,則使用泡沫滅火器滅火,電器設備著火,應先拉下電閘,再用四氯化碳滅火器(一定要注意通風,防止中毒!)或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,滅火時,應從火的四周開始向中心撲滅。
衣服著火時,應立即脫下著火衣服,將火悶熄,切勿驚慌亂跑,以防火陷擴大。情況危急時,也可就地打滾,蓋上毛毯,或用水沖淋,使火熄滅。
2. 玻璃割傷。當傷口內有玻璃碎片時,應先取出,再用水洗凈傷口,然后抹上紅汞并包扎。如傷口較深,流血不止時,可在傷口上下10cm處用紗布扎緊,以減慢流血,并立即去醫院就診。
3. 酸、堿灼傷。當酸液或堿液灼傷皮膚時,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。酸液灼傷則用1%碳酸氫鈉溶液洗,堿液灼傷則用1%硼酸溶液洗,最后都再用水洗,然后,在灼傷處涂上藥用凡士林。
酸液或堿液濺入眼內,處理方法同上,并及時去醫院就診。
4. 燙傷。一般涂以燙傷油膏等。
(三)急救用具
1. 消防器材:泡沫滅火器,四氯化碳滅火器,二氧化碳滅火器,石棉布,黃砂等。
2. 急救藥箱:碘酒,紅汞。紫藥水,甘油,凡士林,燙傷藥膏,70%酒精,3%雙氧水,1%醋酸溶液,1%硼酸溶液,1%碳酸氫鈉溶液,繃帶,紗布,棉花簽,藥棉,橡皮膏,醫用鑷子,剪刀等。